煤矿智能地质保障系统

系统简介:
系统为智能掘进、智能回采、安全生产提供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和业务数据集成,采用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三维建模、云服务、云渲染等技术,建立地测信息空间数据库,对煤矿基础地质、水文地质、瓦斯地质、工程地质、储量管理、采掘工程、地质工程数据进行专业一体化存储,将透明地质空间数据、属性数据、时态数据与采矿工程数据融合形成一套时空一致、标准统一的大数据体,构建跨系统二三维一体化协同平台,实现多源数据的关联分析与交换共享、二维制图与三维建模、空间分析与地质推演、三维模型发布与跨终端可视化等功能,为煤矿智能开采和灾害治理提供透明地质保障。
系统架构:
系统由地测空间信息管理子系统、二三维一体化地理信息服务子系统和地质保障可视化等子系统构成,实现透明掘进、透明回采、隐蔽致灾因素三维可视化、地质综合分析、预测预报等场景应用。
系统特点:
(一)数据全面化
数据库全面接入水文、瓦斯、环境等专业地质静态和动态数据,实现数据统一格式、统一源头、集中存储,提供从各业务系统自动抽取数据功能,为进一步信息挖掘提供数据资源和数据环境。
(二)二三维一体化
基于一个库、一张图、一个平台思路,采用二三维一体化技术、面向对象技术,构建一套适用于煤矿地测的图纸编制和三维建模管理平台,在统一的平台下实现各类对象的二三维一体化编辑和展示。
(三)多维时空数据可视化
基于三维地质模型和数据可视化功能,在三维空间实体模型中展示矿井水、火、瓦斯、顶板等多源致灾数据,直观呈现各致灾源、工程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与开采技术条件,同时也为各类数据聚合分析与共享提供三维分析手段。
系统功能:
(一)地测空间信息管理
建立地质空间数据库,对矿井地质相关的基础信息、关联信息、预测信息进行存储、转换、管理、查询、分析和可视化,实现地质数据与工程数据融合、共享,并为矿井主要生产系统提供地理信息服务。
(二)二三维一体化地理信息服务
实现煤矿常见标准图形数据交换,矿图自动生成与编辑,地质结构建模和属性建模,地质、测量、采矿等业务协同设计以及资源储量管理,为地质保障可视化系统提供图形编辑、建模、空间分析环境。
(三)地质保障可视化
实现矿井、掘进巷道、回采工作面三个级别应用场景的多源数据可视化表达,并实现煤矿采空区、封闭不良钻孔、地质构造、水源与通道、瓦斯、冲击地压等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可视化分析、三维剖切分析、三维空间分析、路线分析、缓冲区分析。
(四)地质预报
基于井上下地质对象的三维透明化表达,实现断层、褶曲、陷落柱、积水区、富水区等地质致灾因子的分析、推演、预测和预报,为煤矿采掘安全生产和灾害治理提供透明地质保障。

CAD辅助设计

二三维联动制图建模

透明掘进

透明回采

地质分析

地质推演